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市场研究

土地市场快速降温:流拍占近两成 多数房企偏谨慎

点击次数:1109 次  更新时间:2014-07-04
  房屋销售的冰冷态势,迅速蔓延到土地市场。今年以来,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土地流拍、流标和底价成交现象,二三线城市这类最为普遍。据不完全统计,3月以来,流拍流标现象占比已接近土地市场的两成,底价成交比例同样明显增加。按照惯例,当房屋交易市场出现异动之后的4-6个月,才会传导至土地市场。但今年的土地市场走势,几乎和房屋交易市场同步。为何土地“淡市”来得如此快?


  分析人士表示,当前楼市供需关系正趋于平衡,导致市场预期生变。多数房企对后市的看法偏向谨慎,加之资金链趋紧,因此放缓了拿地节奏。这种迹象预示,随着供需双双回落,今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“小年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库存量较大,“冰封”状态恐难以在短期内解冻。

  流拍再现

  土地市场趋冷的迹象从3月就开始显现,到4月变得更加明显。3月20日,天津土地交易中心拍卖大厅编号为津西青(拍)2013-03号地块最终流拍,成为今年以来天津土地市场第3宗流拍地块。

  4月15日,苏州一举推出18宗地块,吸引了包括招商、旭辉、朗诗和仁恒等27家房企参与竞争,其中3宗流拍,5宗底价成交。当地开发商称,近几年来这种情况“相当罕见”。

  4月16日,分布于济南6个区的9宗土地挂牌截止,其中长清区大小柿子园村的两宗土地因无人报价而流拍,剩余的7宗土地全部以底价成交。

  4月18日,南京国土资源局公开出让四宗地块,其中为一宗商住地块,其余三宗为商业地块。从现场竞争情况来看,此次参与土地拍卖会的开发商只有5家,四宗地块均底价成交。

  4月21日,杭州余杭组团33号地块成交,作为本月推出的唯一一宗宅地,起始价4.03亿元,容积率为1.4至1.5。最终,该地块仅有两家房企报名竞拍,江苏新城在底价基础上加价2万元直接竞得。
4月23日下午,天津市出让武清下朱庄一宗宅地,挂牌截止时仍无报价而“流产”。接下来出让的临西青大学城一宗宅地则以底价售出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4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可以用哀鸿一片来形容。除一线城市之外,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交易市场趋于冷淡。流拍、流标、底价成交频现,竞争者减少,竞价次数也大幅降低。

  今年一季度,这种冷淡就已现端倪。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,今年一季度,全国主要热点城市上报异常交易地块90宗,较上季度减少94宗,降幅超过50%。中原地产的数据也显示,在仅剩一周的情况下,4月20家大型房企用于拿地的资金只有55.95亿元,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上次出现土地市场全面冷淡的情况,还是在“新国八条”出台、市场处于冷淡局面的2011年。再往前数,就要追溯到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。即便在这两个年份,市场的预期也从未这么悲观。

  房企谨慎

  “总公司去年就预警,除非价格和地段都特别合适,否则不要盲目出手,更不要拿高价地。”苏州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去年年末做年度策略时,公司就定下了“审慎”的基调。按照这个要求,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未在苏州市场拿地。

  类似该公司的情况并不少见。根据上市房企的年报,在今年对土地市场和区域布局的策略中,多数房企强调了审慎原则。尤其是区域布局中,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开拓策略显得更为保守。

 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,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明显分化。其中,一线城市因资源聚集,对需求有着持续吸引力;广大二三线城市则由于市场供应过大,市场趋于饱和,出现土地交易冷淡的现象。

  张大伟还表示,房企拿地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第一,房价上涨幅度放缓。春节过后,房企与客群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。部分区域的供需格局悄然生变,且降价现象迅速蔓延。导致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趋于悲观。第二,标杆房企在2013年土地储备充分,前10家大型房企在2013年购入接近4000亿元土地,土地储备提前完成。第三,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,达到5127亿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负债明显提高。加之今年5-6月信托兑付集中到期,因此企业在拿地策略上愈加谨慎。

  相比之下,尽管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“不愁卖”,但竞买者数量减少、竞价次数降低已是普遍现象。在北京等市场,一些地块也出现低价成交现象,去年以来的土地泡沫已有降温态势。

4月23日下午,天津市出让武清下朱庄一宗宅地,挂牌截止时仍无报价而“流产”。接下来出让的临西青大学城一宗宅地则以底价售出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4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可以用哀鸿一片来形容。除一线城市之外,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交易市场趋于冷淡。流拍、流标、底价成交频现,竞争者减少,竞价次数也大幅降低。

  今年一季度,这种冷淡就已现端倪。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,今年一季度,全国主要热点城市上报异常交易地块90宗,较上季度减少94宗,降幅超过50%。中原地产的数据也显示,在仅剩一周的情况下,4月20家大型房企用于拿地的资金只有55.95亿元,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上次出现土地市场全面冷淡的情况,还是在“新国八条”出台、市场处于冷淡局面的2011年。再往前数,就要追溯到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。即便在这两个年份,市场的预期也从未这么悲观。

  房企谨慎

  “总公司去年就预警,除非价格和地段都特别合适,否则不要盲目出手,更不要拿高价地。”苏州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去年年末做年度策略时,公司就定下了“审慎”的基调。按照这个要求,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未在苏州市场拿地。

  类似该公司的情况并不少见。根据上市房企的年报,在今年对土地市场和区域布局的策略中,多数房企强调了审慎原则。尤其是区域布局中,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开拓策略显得更为保守。

 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,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明显分化。其中,一线城市因资源聚集,对需求有着持续吸引力;广大二三线城市则由于市场供应过大,市场趋于饱和,出现土地交易冷淡的现象。

  张大伟还表示,房企拿地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第一,房价上涨幅度放缓。春节过后,房企与客群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。部分区域的供需格局悄然生变,且降价现象迅速蔓延。导致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趋于悲观。第二,标杆房企在2013年土地储备充分,前10家大型房企在2013年购入接近4000亿元土地,土地储备提前完成。第三,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,达到5127亿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负债明显提高。加之今年5-6月信托兑付集中到期,因此企业在拿地策略上愈加谨慎。

  相比之下,尽管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“不愁卖”,但竞买者数量减少、竞价次数降低已是普遍现象。在北京等市场,一些地块也出现低价成交现象,去年以来的土地泡沫已有降温态势。
4月23日下午,天津市出让武清下朱庄一宗宅地,挂牌截止时仍无报价而“流产”。接下来出让的临西青大学城一宗宅地则以底价售出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4月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可以用哀鸿一片来形容。除一线城市之外,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土地交易市场趋于冷淡。流拍、流标、底价成交频现,竞争者减少,竞价次数也大幅降低。

  今年一季度,这种冷淡就已现端倪。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数据,今年一季度,全国主要热点城市上报异常交易地块90宗,较上季度减少94宗,降幅超过50%。中原地产的数据也显示,在仅剩一周的情况下,4月20家大型房企用于拿地的资金只有55.95亿元,不足去年同期的两成。

  分析人士指出,上次出现土地市场全面冷淡的情况,还是在“新国八条”出台、市场处于冷淡局面的2011年。再往前数,就要追溯到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。即便在这两个年份,市场的预期也从未这么悲观。

  房企谨慎

  “总公司去年就预警,除非价格和地段都特别合适,否则不要盲目出手,更不要拿高价地。”苏州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,去年年末做年度策略时,公司就定下了“审慎”的基调。按照这个要求,今年以来该公司始终未在苏州市场拿地。

  类似该公司的情况并不少见。根据上市房企的年报,在今年对土地市场和区域布局的策略中,多数房企强调了审慎原则。尤其是区域布局中,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开拓策略显得更为保守。

 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,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出现明显分化。其中,一线城市因资源聚集,对需求有着持续吸引力;广大二三线城市则由于市场供应过大,市场趋于饱和,出现土地交易冷淡的现象。

  张大伟还表示,房企拿地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第一,房价上涨幅度放缓。春节过后,房企与客群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。部分区域的供需格局悄然生变,且降价现象迅速蔓延。导致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趋于悲观。第二,标杆房企在2013年土地储备充分,前10家大型房企在2013年购入接近4000亿元土地,土地储备提前完成。第三,2013年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创历史新高,达到5127亿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企业负债明显提高。加之今年5-6月信托兑付集中到期,因此企业在拿地策略上愈加谨慎。

  相比之下,尽管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仍然“不愁卖”,但竞买者数量减少、竞价次数降低已是普遍现象。在北京等市场,一些地块也出现低价成交现象,去年以来的土地泡沫已有降温态势。

 

2014年7月9日

电话:027-87385100/87385180
手机:13907123600 (唐总)
传真:027-87385100/87385180
邮箱:whgxzd@sina.com
地址:洪山区南湖村保利中央公馆G2栋1层S6室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16 武汉耕新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:鄂ICP备15007455号-1 技术支持:珞珈学子

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2762号